一、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通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测评、控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管理包括教学常规检查、员工成绩检查、员工成绩考核、教学质量的分析与监控。
二、教学常规检查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要建立经常性的教学检查体系和日常教学检查制度,并认真实施。系每年应组织相关部门力量做好学年(学期)教学准备工作、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性检查,通过检查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实施中加以检验。教学检查可以与教学评估、教师考评等工作相结合。
三、日常教学检查制度包括对教学秩序的维护与检查、教室日志的管理与审阅、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听课等制度。日常教学检查的关键在于经常化。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听课是了解当前教学情况、检查教学工作、总结经验的重要途径,可随机听课。系主任每学期一般不少于15课时;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每学期不少于l5课时;听课应有记录、有分析,对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意见及时转达给有关部门和教师本人。
四、学年(学期)教学准备工作检查应在系教学副主任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逐级进行,在上一学期末检查下一学年(学期)的准备工作;对于需在假期准备的工作,应在该学年(学期)开始时作进‘一步检查。学年(学期)准备工作检查的重点是:系对下一学年(学期)所设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表、任课教师及教学任务书、授课计划、课程表等的编制与准备;教材、实验器材的准备;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的备课情况等。
五、学期中教学检查是对前半学期教学计划的实施及教学质量情况为主要内容的阶段性检查。通过对理论及实践课程授课计划的实施进度、考试考查情况的检查和召开员工座谈会等方式,结合日常教学检查情况,分析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期中教学检查在副经理领导下进行。
六、学年(学期)末教学检查是对本学年(学期)以来教学计划的实施及教学质量情况为主要内容的阶段性教学检查。它包括期末考试、考查的组织,成绩评定与统计分析,教师教学小结、教案检查以及成果检查等。学年(学期)末检查在系主任领导下,一般应在期末或新学期开学时进行,并有文字总结材料。
七、学业成绩考核是教学质量检查的重要手段,是确定员工升留级的依据,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认真对待,严密组织。教学计划规定开的课程都必须考核。常用的考核方式有笔试(闭卷与开卷)、口试、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答辩、实际操作等。考试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考查成绩可采用四级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或按合格、不合格评定。学业考核成绩的评定以期末考核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对各类课程平时、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及理论与实践课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系应有明确的规定。
八、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试卷应覆盖课程全部主要内容,突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更重视对员工智力和能力的考核,注意员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合理选择多种试题,以适合种类课程的教学要求,试卷难度和题量要适度。试卷要附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试卷在印刷前要经过认真校核。试卷的命题、审核、选定和印刷各环节要严格保密,对泄密事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要贯彻考教分离的原则,提倡A、B卷或多份试卷的命题方法,尽可能地由非任课教师命题或由教研组共同命题;积极创造条件,依托各种力量逐步建立各课程的试题库,使用计算机存储和实现考试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九、考场是考核学业成绩的重要场所,系要精心安排,严格管理,要有切实可行的考核规则和监考守则。考场的设置、秩序表、监考与巡考人员安排,在有利于维护严明的纪律,建立良好的考试秩序和防止作弊行为的发生。要认真填写考场记录,对于发生的违纪行为按章严肃处理。
十、所有实践性课程教学都必须有形式不同的考核。实验考核的成绩应以一定的ILN计入课程的总成绩中;应在教学计划中将四门以上占重要地位课程的实验成绩单独列入员工成绩册。各种实习均应进行综合考核,根据员工在实习中的综合表现和实习报告评定成绩。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一般可采取答辩的方法,学校应组成答辩委员会(小组),通过组织答辩考核员工对一门或多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员工综合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员工的实验、制图等方面的技能,考核员工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等,根据作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十一、阅卷工作应做到客观、准确、公正,一般应采取集中、流水阅卷。试卷样本、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应归档保存;评阅后的期末试卷由系保存二年。员工成绩表应在考后一周内上报,系上报后的成绩任何人不得私自改动。员工要求成绩复查时,应由系指定人员会同侨课教师共同进行。
十二、在期末或下学期初应对课程学业成绩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求得各种统计量,如:平均成绩(个人平均、班级单科平均、班级总平均),分率(优秀率、不及格率),成绩分布等。通过对统计量的纵、横向比较找出影响统计量的主要因素,如::班级、个人的素质(学习动力、文化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责任性、试卷(难易程度、与大纲的吻合程度)等,作为对系综合教学质量分析与监控的依据之一。学业成绩分析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对正在实施的教改举措应着重分析。
十三、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进行各种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的调整,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各种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系在推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时,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实施时要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注意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建立必要的检测手段,实施后要进行分析、总结以进一步完善。
十四、坚持毕业生跟踪调查,通过调查获取反馈信息,通过分析对教育、教学质量作进一步的评价,运用监控、调节手段对德育工作、专业设置、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教学文件、教学手段和方法等予以改革调整。毕业生跟踪调查一般应每年进行一次也可以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同步进行,采取小型、深入的方法,合理取样,抓好典型,以点代面,坚持调查的经常化。要建立完善的毕业生踊跃调查档案,寻调查资料要进行分析和写出调查报告,并对改进机电系工作和深化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跟踪调查工作对学校工作真正的指导作用。
十五、专业教学质量分析与监控是机电系根据专业特点对所设专业进行的教学管理工作。系部应组织教研室相关人员对所设各个专业,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教学质量的分析与监控。除对专业学业成绩进行分析外,主要对专业培养目标实现情况、教学计划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构与衔接、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等做出分析。通过专业教学质量分析,应提出该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建议,教务副董事长及教务科应进行认真审阅,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专业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进行适时的调整。
十六、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由教研室(组)、教师对照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小结进行。课程教学质量分析要紧紧围绕各专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该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完成情况,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对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写出分析报告。教学科对课程的质量分析报告应认真审阅,并归入教学档案,采纳的意见、建议通过规定的程序予以实施。